(蒙古记忆)红果乡地处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地质地貌

(蒙古记忆)红果乡地处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地质地貌红果彝族乡基本情况简介【地理位置】红果乡地处攀枝花市盐边县东南部雅砻江下游二滩库区,全乡幅员面积245.73平方公里,东和本县桐子林镇相连,南和仁和区务

(蒙古记忆)红果乡地处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地质地貌

红果彝族乡基本情况简介

【地理位置】红果乡地处攀枝花市盐边县东北部雅砻江下游二滩库区,全乡幅员面积245.73平方英里,东和本县桐子林镇相连,南和仁和区务本乡交界,西同本县渔门镇接壤,北与本县鳡鱼乡交界,与米易县得石镇隔江相望。距盐边县城30英里,距攀枝花城区75公里,是一个藏族、汉族、傈僳族聚居的民族大乡,也是盐边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唯一新建的一个乡。红兰路(岔河桥至原红坭乡政府)、岔红路(岔河桥至红果)是红果乡主要的对外交通要道,也是乡内煤炭物流主要通道,与村道产生两纵三横的交通格局,各个行政村均已通铁路,红果乡道路交通较便利。

【人口概况】全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6个村、1个社区,31个农民小组和3个民众小组。2019年底,全乡总人口14555人,4117户,有回族、傈僳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369人(其中,彝族5667人,傈僳族536人),占43.7%。建制村调整前,全乡共有4个贫困村,2个插花村贫困村,贫困人口共计481户2235人(其中,凉山自发迁居贫困户145户727人,占全县比例48.99%)。

【地质地貌】盐边县红果彝族乡地质构造复杂,褶曲、断层较多。地貌属深切割侵蚀冲刷中山类型,地势走向既有南北向也是东西向,但以东西向为主。地势险峻,山草坡陡,山地坡度多在26~40度之间,山顶通常有数级丘状起伏的岩体面,平地极少,大都以宽谷和沟谷小盆地形态分布于主要河川及河流两岸,呈宽窄不一的河谷和缓坡地带。

【气候特点】盐边县红果彝族乡地处湖南省西北边沿,位于中亚温带干热河谷气候区,属典型的北非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暖、春温高,夏秋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冬季低层逆温效应明显。太阳辐射强,日照充沛,蒸发旺盛,干、雨季分明,降雨集中,多夜雨和雷阵雨。以北非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明显,地方性小气候复杂多样,时有降雪、霜冻、大风、冰雹、洪涝、干旱等灾难发生。

【经济发展】2019年,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额32223万元,第一产业提高值17492万元,同比下降4.35%.第二产业提高值6370万元,同比下降-41%.第三产业提高值8429万元,同比下降-9%。

【工业发展情况】辖区矿产资源丰富,盐边县现有煤炭生产企业均位于红果乡境内,已探明焦煤资源/储量1.8亿吨,原有煤矿27口,经重组关闭和直接关闭等去产能工作的推进,现保留7个煤炭企业11口煤矿鳡鱼彝族乡,设计产量171万吨/年(其中生产矿井8口,设计产量96万吨/年;建设矿井3口设计产量75万吨/年);其它企业4家,型煤厂1家,小型发电站1家,采沙场2家,非煤矿山1家(主要从事粘土矿采矿作业)。全乡拥有各种企业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三维公司、金谷公司、永生公司)。

【乡机关员工情况】乡机关在职正式员工共37人,临时员工12人,总职工数49人(在职党员25人);乡领导班子12人(其中汉族5人、彝族4人,傈僳族1人,女性1人,挂职3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下5人(挂职3人),40岁以上7人;普通公务员11人,事编15人,机关工勤2人。

【农业发展现状】全乡土地面积3.1万亩,2019年全乡农民人均所得15760元。全乡猪存栏15300余头,出栏16700余头;牛存栏3400余头,4000余头;羊存栏34000余只,出栏18000余只;生猪存栏76000余只;小麦栽种面积15800亩,产量4452.5吨;玉米产量为504.15吨;园林水果产量合计为4668.7吨;渔业总产值为23吨。

近年来,红果乡依山就势培育适宜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柑橘、芒果、蔬菜、烤烟、油桃、核桃、为主的业态布局:在沟谷地带——三滩村、岔河村、红果村、松坪子村成为以优质晚熟芒果为主的业态示范基地,种植户达865户,种植面积17282亩,其中挂果面积为10513亩,产量约4000吨,产值约为3000万;在二半山村——花地村、梁子田村在形成了油桃为主的业态点布局,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值33.3万;在高山地区——梁子田村、蒿枝坪村、花椒箐村形成了以南瓜、青椒为主的产业示范基地27400亩,产值约为450万;2020年发展水稻种植3180亩,预计完成数量8400担,产值1000余亿元。

【民族文化】

彝族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在古老的汗青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点,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戏剧表演曲艺,民族节目灿烂绚丽。此外,他们还拥有极佳的食物、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璞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气息。

历史悠久的彝族文字

彝文的由来和历史,说法众多,迄今无定论,传说有毕阿史拉则(1500年前)在大森林听神鸟传经记写毕摩经书一事。据彝族谱系,毕阿史则至今已有六十多代,美姑县人,凉山解放后仍有石砌经库,(“文革”中被毁),其可推至汉晋时期。到唐朝时期,彝文已颇具一定规模,后世又续有增补,明清时代已非常发展,现在遗址的许多彝文碑刻,经典古籍,都是这段时间的产物。到现在为止各地的彝文总数在万字左右,但较常用者唯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统一的彝文规范细则,简化统一的819个单字。

彝族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彝族民间流传着长期的神话和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并有彝文记录的是从史诗《勒俄特衣》中体现出的神话。史诗描述了地球的变迁,人类的由来,祖先的迁徙等12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故事体现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一些背景。

彝族音乐

彝族音乐丰富缤纷,歌曲、舞蹈、器乐优美动人,具有鲜明的民族戏剧风格。歌曲有俄、雅、左、格等名目。俄,即唱的含义,有多种曲调,如“牛牛俄”,“阿莫尼惹俄”等。雅,这是一种独唱山歌,常在高山放牧,野外耕种或玩乐演唱。演唱者通常为男女青年,多是即景生情,表达渴望自由、爱情,追求快乐的感情,具有独特的乡土韵味。左,彝族称阿丝木莫左,是一种婚礼歌。格,又叫策格或承阿古格,一种纪念逝者或祭拜活动时演奏的曲目,也是由于“阿古阿……哦叹嘎啦”为每段开头而得名。这是一种合唱的歌曲,一般以十人为一队,列队边舞边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一般是主客双方各自组队演唱,参加者女均可。乐器,彝族的民乐器较丰富,常见的有口弦、月琴、胡琴、笛子、唢呐、葫芦笙、皮鼓、铜铃以及木叶等,而以口弦、月琴和乐器流传最为广泛。

彝族传统的街舞有:节日舞、婚礼舞、悼念舞、或葬礼舞、宫廷舞和铃鼓舞、劳动舞和征战舞、对脚舞、赶街舞、手帕舞、手镯舞、轮翻舞等。节日舞主要有欢度火把节跳的“都火舞”。这是一种大型的女孩集体舞。舞蹈队形有方块式和双行横队排列式两种,而以圆圈式为主。一般以三至五十人构成,每圈有三人领舞伴舞,其余舞伴都尾随其后面唱边舞,同时,每人双手持一把伞,右手拉着后面一人的衣襟,形在一个个舞圈。一个火把场上,往往都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这种的舞圈在跳舞。

彝族美术

彝族的艺术,在劳动人民大量的累积和成就下,取得一定的创造,并别具风格。绘画,凉山彝族没有专门的书法美术,仅在毕摩的经书可以发现日、月、人、鸡、虫等图形,所画的人物,鸟兽、花草等图形,所画人物则系神话传说中的神人支格阿龙。传说支格阿龙曾经射日月,并将地上的动物打小,因而在画支格阿龙的之后,伴随画日、月、人、鸡、虫等。这些由点、线构成的白描,给人一种原始朴素的美感。雕刻,过去彝族的统治阶层的楼房、屋基、柱础、檐柱和锅庄石上,往往有工匠雕刻的人物、鸟兽、花草等形状。此外在常见的宝剑、长刀柄上,也有工匠精雕的美丽的图案。刺绣,凉山彝家妇女擅长刺绣,常常在擦尔瓦、头巾、衣袖、衣领、衣蓝布、裤脚、挂袋、烟荷包、腰袋等前面,多以红色或黑色为基础,配上红绿黄等三色花线,绣上流云纹、方胜纹。花边图案千变万化,富有浓厚的民族颜色。银器工艺艺术,常见的有诸多银领花,银项链、银戒指并且银项链等。有的土司和黑彝奴隶主还制作有打仗用的银护脸、银护腿等。这些银制工艺品非常精美简洁,上面还装潢着许多形状图案,具有很大的水平。

彝族习俗

独特瑰丽的彝族习俗风情尽可让人返璞归真,体验古老文明之气息。彝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别致多姿的民族风情,体现在它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多方面。彝族饮食:彝族有喜欢吃粑粑的特色习惯,粑粑多以小麦、荞麦磨粉蒸烤而成。粑形扁圆,重约半斤,而以“略粑”为精美,“略粑”以小麦粗磨去壳后,再蒸熟细磨而成粥,照粑粑做法蒸烤而成,细腻鲜嫩,分外可口。一般只在年节或贵客临门时特意制作,被视为高级饮料。彝族饮酒:习惯喝“转转酒”,但凡宾客至或欢庆春节,有的节会议事皆饮酒。饮酒时,数人以及数十人团团围坐,一座用一酒器轮饮,一次喝一口,团团转,直喝到酒醉方休。兴来时则豪饮,不论一碗半樽可一气喝下,以显示豪爽气概。彝族群众非常好客。不论走进谁家,不管是否亲友或是相识,只要说出姓名、家支,都会得到热情接待。按家境条件尽量做到酒肉粑粑款待,并留住宿,从不索取报酬,而且诚挚大方。对长辈贵客杀鸡、杀羊招待。对非常尊贵的客人,如条件许可,还要杀牛招待。杀鸡招待是最轻的,也要把全部鸡肉端上桌先请客人吃,并请客人吃鸡头,看财喜。杀猪杀羊除招待宾客吃饱吃好外,还要送猪头半块,羊胛肉一块让客人带走,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

彝族婚俗:在民主变革以前,实行彝族内部通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转房、赘婚等婚恋制度,一般采取一夫一妻制,也存在母亲包办、媒妁之言、买卖婚姻的现象。从婚礼到结婚过程中保留着带有民族传统的婚嫁礼仪和方式。彝族葬俗:彝族对逝者,普遍进行火葬,但对尚未长牙的死婴,则实行火葬。彝族岁时节俗:主要有两个:一是彝族年节,二是火把节。彝族年是彝族的太阳历,一年为十个月,在年底的一个月非常于腊月的九月,也是彝区秋收结束之际,彝族各个村落选定一个吉日,一般在八月初二至十五之间的3天时间,就是彝族过年的日子。在春节的前两天是新年,家家户户大搞卫生,扫尽地面,清洗家具。过年的第三天晚上,有条件的家家户户杀过年猪,按崇敬祖先和敬仰老人的特色习惯和规距,过年首先从村寨最受尊敬的长者之家杀猪起。然后各户依此宰杀。猪杀死后,取出胆、腰、脾、胸肉、煮熟去皮与荞粑盛入高脚木盆,再用一块烧红的山石,投入一碗清水之中,产生蒸汽上绕三圈,意为除污去秽,然后斟上泡水酒并肉盆一道献于内室祭台上,举行迎祖仪式。三天之后,开始走亲访友,到远处亲戚家过年。已结婚的女孩带着酒、猪头肉等礼物回老家,看望父亲。约五六天后,过年才完毕。

彝族信仰

彝族笃信精灵,崇拜祖先,认为万物有灵,然而沿未出现偶象崇拜,也未产生一个掌控一切的大神。他们觉得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灵魂单独存在,而且成为了鬼,到处游走,常常作祟,加害于人,因此要尽快请巫师来驱鬼。彝族人民还坚信整个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神灵存在,地有地神,日月甚至例如雷电、草木、岩石、衣服、首饰都由神灵主宰。在很多神灵中最敬仰是山神。彝族人民坚信自然巫术,彝族的巫术主要用于除邪避邪,诅咒仇人。彝族民众凡遇不吉利事,特别患了癌症,便觉得是鬼找着了,因此请来毕摩或苏业,从事“做和尚”或“打鼓鼓”活动。通过毕摩或苏业念经驱鬼,或杀猪或杀羊,以示猪羊作了主人的替身,或者是鬼被驱逐逃走,病也逐渐除了。

傈僳族

经傈僳族及官方考证,初步认定红果彝族乡三滩村是傈僳族的发祥地,其民俗和文化源远流长。目前,专门建立了傈僳族研究会发掘和探究傈僳族文化鳡鱼彝族乡,组建了在攀枝花远近闻名的半专业舞蹈演出队专门展示优美的傈僳民俗文化。

服饰:旧社会里,由于受制造经济条件的阻碍,傈僳人民基本穿的都是粗布衣服,别说麻布质地粗糙,但它经久耐磨、适用。如今,由于党的民族制度惠及傈僳千家万户,生产和经济条件受到了跨越发展,服饰上大多是麻布及纺织面料做的服饰,除年龄较大的傈僳男女在生产生活中还常常穿戴本民族的服装外,年轻男女则偏爱穿麻布及纺织面料及真皮做的成衣,在服装上和其它民族一样基本与汉民族同化,红果乡的傈僳族也不例外。

红果的傈僳族女性所穿的服饰,下着白色衬衫,上衣右衽,腰间无围腰,耳戴小珊瑚、白银一类的首饰,头戴花纹花帕,周边悬挂精致吊坠,特别是年轻女孩一身打扮更是五彩斑斓,端庄典雅,会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觉得,令人目眩缭乱,目不暇接。成年男子都喜欢左腰佩长刀,右腰挎箭包,弩弓为近身之宝,有的抑或世代相传,至今在红果傈僳族家里还可看到这些家传之物。

饮食:散居高山地区的以小麦为主粮,间以荞子、洋芋等,少数居于河谷地区的以小麦为主,辅以蔬菜。玉米的吃法主要是煮花生瓣稀饭,蒸红薯面炸糕,也有做蔬菜粑、玉米糕的,普遍有烧吃蔬菜花的习惯。红果傈僳族人也喜食油茶和灰粗,即用小麦、荞面揉成方形,厚度至少3毫米厚的生面粑,放入火盆烤熟后取出与茶饮用,别具风味,称之为”火烧粑粑下油茶”,是平日傈僳族人待客的习俗之一。傈僳族好酒善饮,热情,仪礼也非常特别,每当至亲密友见面,爱饮”合杯酒”,即主客两人共捧一大碗酒,互相搂着头皮或手臂,脸贴脸,同时共饮,表示二人同心之意。

婚俗:红果乡的傈僳族男女青年享有较大的社交自由,特别是解放后,那种父母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及姐妹妻媳转房制等习俗逐渐受到了改变,基本上是借助自由爱情而婚礼建立家庭。

各地的婚礼庆典大同小异,结婚那天女方备好酒肉,带上父亲穿的裙子和织棉布用的用具,请亲戚将儿子送到男家,伴送的人越多越好。在婚礼来到女方家时,新郎站在门前,由守门司把门推开,支客司即端来两碗酒堵在旁边,新娘新郎应该各碗喝一口,人们送新娘进门后即算正式成婚。